2011 一月, Aoife McLysaght 在都柏林的一場演講 |
相較於其它對於此一問題的答案,比如 exon shuffling, tandem duplication, retrocopying, segmental duplication 以及 genome duplication。Aoife McLysaght 的答案與研究的方式顯然很與眾不同(也很直接)。
她試著從分析研究其他靈長類的非編碼區序列,找出最有可能的新生基因。
除了在科學上的表現,筆者(害羞地)認為 Aoife McLysaght 美的簡直就像是好萊塢的明星。不相信的話請看此影片(youtube)。
相較於許多死氣沉沉,彷彿還停留在網路撥接年代的版面,她的研究室網頁看來現代化多了,瞧,有這麼多 youtube 影片。而且不誇張的是,她還有 twitter,時常活躍地發文回話。
美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啊!對比於國內常見的沉悶、重複性高的無趣研究風氣,筆者的心中不禁興起一股欣羨之情。
以下是筆者對於其部分研究作品的一些筆記摘錄,考慮到自己在此領域上知之甚淺,我將盡量謹守接下來的部分維持客觀不參雜個人的意見,以免誤導了您哪。
脊索動物的演化中出現大量的複製區域 (Nature Genetics, 2002)
他們提出一個系統化的分析方法研究當時仍屬於草稿(draft)階段的人類基因體序列,以找出同一個物種內複製的染色體區域。除此之外,他們也探討擁有「拷貝」的基因(duplicate gene)的年齡。
他們的第一個發現是,人類的基因體內擁有超乎預期的基因拷貝數量。同時他們運用人類在果蠅與線蟲的同源基因進行分子時鐘的分析,發現大約在三億五千萬年至六億五千萬年前的這段時間裡,有許多基因「被拷貝」了。
人類獨有基因的起源 (Genome Res. 2009.)
首先他們透過在底下四個物種 chimp, gorilla, gibbon, and macaque 的序列比對,找出可能的基因清單。接著他們利用額外的檢查包括基因的表現量資訊,GenBank 中 balstp的比對 ..等等以確定基因的確是人類所獨有。
他們估計大約有 0.075% 的基因是人類獨有的新生基因,換句話說,在人類大約 24,000 個能夠形成蛋白質的基因裡,(至少)有十八個是從非編碼區的序列演化而成的。
自我結合的蛋白質與拷貝數的關係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0)
在眾多蛋白質與蛋白質間的結合中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簡稱 PPI),有一種特殊的結合方式,同一個基因製作而成的蛋白質,互相結合而形成複合體。令人或許感到驚訝的是,這類的結合方式佔了 PPI 當中相當大的比例。
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這些蛋白質轉譯自相同的 mRNA 而且很靠近集中在細胞的某個區域裡,二是這些長的一模一樣的蛋白質被認為有極好的彼此結合之能力。
在這篇文章裡,他們主要的成果可以簡單分為兩個。
- 「拷貝」基因自我結合 (self-interacting) 的比例較高
相對於 small-scale duplication (SSD) 基因的 21%, 25% 的 whole-genome duplication (WGD) 基因有自我結合的現象。 - 若將蛋白質依 PPI 的數量做分類,他們發現 PPI 數量較多的蛋白質, 其屬於 WGD 基因的機會也較高(60%)
隨著更多物種的定序工程,基因辨識,以及 RNA-seq 的運用所帶來的更可靠的資訊,這類問題的答案也應該會持續「演化」(evolve) 下去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
嗨,我是 Seyna。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