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Wikipedia |
美國商業週刊《富比士》喬恩布魯納 ( Jon Bruner ) 製作了一張漂亮清楚的圖表,每個點代表獲取一個獎項。呈現出主要得獎國的獲獎情形,此外還加入了近來年有加速獲獎的日本和中國。
可以看出二戰之後,美國的獲獎次數便遙遙領先。這多少與二戰時候許多德國的傑出科學家前往美國有關,在 1901 至 1931 年間,德國的獲獎數可是世界之冠,領先美國兩倍有餘。
原文中也探討了外國出生的領獎人比例,比如:美國的諾貝爾領獎人有將近 32% 為外國出生,德國的比例是 17%,而日本的得主則全是本國人。有興趣者不妨前去閱讀原文。
不消說,諾貝爾獎之於展現各國在基礎科學的實力來說是有點像是落後指標,畢竟得獎主的領獎理由多是基於十多年前的成果。
因此原作者提出了 1990 年之後,值得深入觀察的兩個科學領域。一是幹細胞領域的研究,二是高能物理學的研究。關於前者,美國在布希政府的政策限制下只能透過私人支持,後者則因為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2008 年於瑞士日內瓦近郊成功地啟動大型強子對撞器而帶來了眾多矚目與期待。
真是乾淨而漂亮的圖表,感謝你,Jon Bruner。
網路資源:
0 意見:
張貼留言
嗨,我是 Seyna。歡迎您的留言 :)